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與秦始皇齊名的偉大帝王,他在位時做了許多有利漢朝的功績。東漢史學家、文學家班固讚揚道,漢武帝毅然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,兼謀眾人,舉薦賢才,後世得以繼承鴻業,有夏商周三代之風。的確,漢武帝在位時期做了一系列了不起的事情,漢武帝在歷史上也是很多事情的首位開創者,如果細數,漢武帝的四件事情是在他之前從來沒有帝王做過的,漢武帝算是「首位」。一、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漢武帝即位之初,還不懂得如何將天下治理好,於是廣招天下賢良,讓他們受策查問,用文字寫好,編輯成冊,供自己閱覽。這時,一位叫董仲舒的人進入漢武帝的視野。董仲舒年輕的時候研究《春秋》,漢景帝時期為博士。
這個博士和今天我們所講的博士不是同一個意思,古代的時候,博士是博學之士的通稱。漢文帝時期,博士分為諸子專書博士和儒家專經博士。董仲舒讀書非常用功,曾經為了專研學問,三年沒有看園圃,為了讚美董仲舒愛讀書的習慣,後世還衍生出一個成語叫做「目不窺園」。
漢武帝在下令舉薦賢良的時候,董仲舒就作為賢良回答皇帝的策問。因為漢武帝連續對董仲舒進行了三次提問,都是關於天人關係的,所以又被稱作「天人三策」。這「天人三策」分別講述了不同的問題。
1.天人三策
1.1.怎樣鞏固統治,整頓吏治,造福百姓。漢武帝問董仲舒關於鞏固統治,將漢朝江山永久的延續下去的問題,董仲舒認為這是一個關於天命和性情的問題,如果一個君王對國家做了道德敗壞的事情,那麼上天就會懲罰他。上天對於君主的態度,主要在於君主能否發奮努力。並且董仲舒對漢武帝說,治理國家在於道、仁、義、禮、樂,如果君主可以用這些來治理國家,那麼後代就能長久治理,江山就會安寧百年。
董仲舒信奉儒家思想,推崇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,認為這是永恆不變的王道,如果能夠做好這些,那麼就能得到上天的保佑,鬼神也會幫助他。漢武帝認為董仲舒的對策很不同尋常,於是問了下一個問題。
1.2.治理國家的權術是什麼。漢武帝在研究以前的帝王權術,發現有的帝王非常空閑,有的帝王一天忙到晚,可是國家都是一樣的太平。周成王和周康王放棄刑法,天下卻沒有犯法的;秦始皇制定嚴苛法律,但是每天受刑的人卻不間斷。漢武帝的觀點是,搞好農業,任用賢人,以自身為榜樣,但是這樣依舊沒有得到大的回報。
董仲舒解答道,舜帝常常閑適,沒有什麼作為,天下依舊太平,周文王每天都忙得連飯都吃不上,天下還是太平。這是因為兩位所處的時代不一樣。舜帝繼承堯帝的事業,在堯帝時期,天下已經太平了七十年,已經實現了平穩安定。舜帝做了天子之後,繼續任用堯帝的人,用禹做宰相,對於堯帝的一切不做改變,就算是沒有什麼作為,天下依舊是太平的。
反觀周文王,在周文王繼位之前,商紂肆意妄為,違背天理,殘害百姓,天下動蕩,周文王想讓天下安定,讓賢能的人出來治理國家,但是基於商紂的混亂之上,要實現有序的政治當然更加費力,所以周文王才忙得吃飯的時間都沒有。
舜帝繼承天下的時候天下就是安定的,但是周文王繼承天下的時候天下是混亂的,所以帝王的條理本身沒有不同,只是所遭逢的時代不一樣。董仲舒還解釋了治理天下的理念,周成王和周康王為什麼廢除刑法天下還是安定,正是因為之前周武王平定殘賊,周公重視文治,是教化到位所以天下安定;秦朝使用法家理念,著重刑法,不用禮義感化,天下都厭惡這種方式,好人不一定會免除懲罰,壞人不一定會受到懲罰,百官都謊言百出,表面上對君王恭敬,實際上卻想著背叛。政治都如此腐敗,百姓也不會安居樂業,朝廷就陷入危機。所以,董仲舒認為,刑法不能讓百姓意識到錯誤,但是仁義教化卻能治理好國家。
1.3.天人感應的關係。董仲舒對於這個問題有著深刻的見解,他將治理國家的方法與天地萬物相融合,將君主比作上天。上天對於萬物是包容的,無論是調和或者孕育都是沒有私心的,所以君主對待天下人也應該廣施仁愛不能偏袒。君主治理國家有不同的方法就像天地間有不同的季節一樣。仁政相當於春天,是用來愛護百姓的;德行相當於夏天,是用來養育人民的;刑法相當於秋天,是用來懲罰罪犯的。國家災異的得失變化可以看出人們行為的好壞,天人是相互感應的。
君王應該順應天命,教化人民,建立尊卑,如果能夠做好這三件事,國家基本就安定了。孔子曾說過:「不知命,無以為君子」,相比萬物,人知道禮義,明白禮節,遵循規律,遵守道理,這就是君子。天子和大夫,都是百姓學習的對象,大夫如果謀取財富,擔心窮困,那麼和平民又有什麼區別。如果處於君子的地位卻做出庶人的行為,那麼又會有災禍降臨。
2. 罷黜百家
董仲舒指出,《春秋》推崇統一,是古今共通的道理,但是現在人們的思想各不相同,諸子百家的研究也不一樣,所以處於統治階級的君主沒有統一標準,法令總是變來變去,百姓也不知道應該遵從哪一個。所以,董仲舒提出,凡是不屬於六藝的科目和孔子學術的學說一律禁止,它們被限制了,學術就可以統一了,法令制度也明確了,百姓也明白該遵守哪一個了。
漢武帝十分欣賞董仲舒的對策,於是董仲舒脫穎而出,被任命為江都相,漢武帝也採用了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的思想。這個舉措意義深遠,它不但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,還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黃老之學,奠定了儒家在思想上的正統地位,統一了輿論,統一了思想,為國家的穩定發揮了巨大作用,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,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重要的變革。二、創立太學漢武帝採納董仲舒「天人三策」的意見,董仲舒又提出了「願陛下興太學,置明師,以養天下之士」的建議,於是漢武帝於京師長安設立太學。太學在漢代是全國最高教育機構,是專門傳授學術的學校,開始時專門講授儒家經典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不僅如此,漢武帝還命令地方建立教育系統,儒學在民間也漸漸處於獨尊地位。
太學的興辦,對文化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,不僅提高了儒學的地位,還打破了以往由貴族官僚世代為官的規矩,促進了我國封建教育的發展。三、開拓西域1. 遠征大宛
自從張騫開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後,漢朝有很多人都出使西域。有的人慫恿漢武帝,對漢武帝說大宛有上等的馬匹在貳師城,但是都藏起來不讓漢朝使者看到。漢武帝為了得到宛馬,就派人帶著千金和金馬去請求大宛王贈送好馬。
但是大宛國的貴臣不肯贈送,漢朝使者惱羞成怒,破口大罵,大宛國覺得漢使輕視,就讓束邊的郁成王擊殺他們,又奪取他們的財物。漢武帝聽說後,勃然大怒,命李廣利為將軍討伐大宛。
李廣利幾萬兵力去攻伐大宛,但是到達郁城時,糧食緊缺,士兵也只有幾千人了,郁城攻打不下,於是李廣利帶著部隊撤退,回到敦煌。漢武帝聽聞大怒,不許李廣利的軍隊入關。
那年夏天,漢朝正好對戰匈奴,大臣們都提議調回攻打大宛的軍隊,全力對付匈奴,但是漢武帝不同意,認為如果連大宛這樣的小國都攻打不下,那麼將來必定會受到輕視。於是漢武帝發兵增派李廣利,還運載糧食給軍隊,準備在攻破大宛後選取良馬。
李廣利第二次出兵後隊伍龐大,沿途小國都紛紛迎接,拿出糧食供給軍隊,只有輪台國不投降,於是李廣利攻下輪台國,此後無人敢擋,軍隊順利到達了大宛國。到達大宛後,漢軍斷其水源,包圍城池,攻打四十多天,宛軍不敵漢軍,於是大宛國內部高級官員殺死大宛王,供給漢軍好馬和糧食求和,從此大宛國歸附漢朝。
李廣利命令搜粟都尉上官桀攻打郁城,郁城投降。郁城王逃到康居國,上官桀追殺到康居國,康居國人畏懼漢軍,所以將郁城王交了出來,上官桀手下斬殺了郁城王。漢軍擊敗大宛,西域各國紛紛派遣人質入漢,漢朝降服西域。
2. 車師之戰
公元前108年,漢武帝派遣將軍趙破奴攻擊西域車師國,趙破奴率輕騎兵七百餘名先到西域,生擒樓蘭王,然後大破車師國,並趁機以兵威困迫烏孫、大宛等國。公元前89年,漢武帝命令莽通兵擊匈奴,莽通令成娩率樓蘭、尉犁、危須等西域六國,進攻車師掃清障礙。車師投降,臣服於漢。
3. 樓蘭之戰
公元前108年春季,漢武帝封趙破奴為浞野侯,王恢輔佐趙破奴攻襲樓蘭國,樓蘭國被攻破,樓蘭王被俘,樓蘭降服西漢。四、罪己詔自我批評漢武帝晚年迷信長生之術,釀成巫蠱大禍,太子劉據,皇后以及漢武帝的多數子女都命喪於此,巫蠱之禍牽連數萬人。漢武帝還連年對外征戰,導致國庫空虛,百姓暴亂,如果不是在先祖文帝、景帝的時候休養生息,奠定了良好的基礎,漢朝在漢武帝的連年征戰下早就岌岌可危了。
漢武帝晚年的時候,突然明白了自己犯得錯誤多嚴重,所以下了「罪己詔」,來檢討自己的錯誤,漢武帝也是歷史上第一位下罪己詔的皇帝。在罪己詔中漢武帝懺悔了李廣利北伐匈奴的後悔,意識到了安定的重要性,將治國路線從「尚功」調整為「守文」,這對於漢朝是一個重要的轉變。總結漢武帝在位時期創造了很多第一,在經濟、政治、軍事、外交上漢武帝都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。漢武帝一生征戰四方,拓展了大片疆土,為此後中國兩千多年帝制奠定了格局,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國崛起,還開闢了絲綢之路,是最早的東西方交流通道。漢武帝即位之初雖然是太平盛世,但是還有很多諸侯小國有潛在的威脅,但是漢武帝積極進取,征戰四方,開創了一個不可複製的盛世。
參考文獻:《漢書》
《資治通鑒》
漢武帝罷黜百家興辦太學,拓展疆土以武定天下,西漢盛世善始善終
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與秦始皇齊名的偉大帝王,他在位時做了許多有利漢朝的功績。東漢史學家、文學家班固讚揚道,漢武帝毅然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,兼謀眾人,舉薦賢才,後世得以繼承鴻業,有夏商周三代之風。的確,漢武帝在位時期做了一系列了不起的事情,漢武帝在歷史上也是很多事情的首位開創者,如果細數,漢武帝的四件事情是在他之前從來沒有帝王做過的,漢武帝算是「首位」。
一、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
漢武帝即位之初,還不懂得如何將天下治理好,於是廣招天下賢良,讓他們受策查問,用文字寫好,編輯成冊,供自己閱覽。這時,一位叫董仲舒的人進入漢武帝的視野。董仲舒年輕的時候研究《春秋》,漢景帝時期為博士。
這個博士和今天我們所講的博士不是同一個意思,古代的時候,博士是博學之士的通稱。漢文帝時期,博士分為諸子專書博士和儒家專經博士。董仲舒讀書非常用功,曾經為了專研學問,三年沒有看園圃,為了讚美董仲舒愛讀書的習慣,後世還衍生出一個成語叫做「目不窺園」。
漢武帝在下令舉薦賢良的時候,董仲舒就作為賢良回答皇帝的策問。因為漢武帝連續對董仲舒進行了三次提問,都是關於天人關係的,所以又被稱作「天人三策」。這「天人三策」分別講述了不同的問題。
1.天人三策
1.1.怎樣鞏固統治,整頓吏治,造福百姓。漢武帝問董仲舒關於鞏固統治,將漢朝江山永久的延續下去的問題,董仲舒認為這是一個關於天命和性情的問題,如果一個君王對國家做了道德敗壞的事情,那麼上天就會懲罰他。上天對於君主的態度,主要在於君主能否發奮努力。並且董仲舒對漢武帝說,治理國家在於道、仁、義、禮、樂,如果君主可以用這些來治理國家,那麼後代就能長久治理,江山就會安寧百年。
董仲舒信奉儒家思想,推崇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,認為這是永恆不變的王道,如果能夠做好這些,那麼就能得到上天的保佑,鬼神也會幫助他。漢武帝認為董仲舒的對策很不同尋常,於是問了下一個問題。
1.2.治理國家的權術是什麼。漢武帝在研究以前的帝王權術,發現有的帝王非常空閑,有的帝王一天忙到晚,可是國家都是一樣的太平。周成王和周康王放棄刑法,天下卻沒有犯法的;秦始皇制定嚴苛法律,但是每天受刑的人卻不間斷。漢武帝的觀點是,搞好農業,任用賢人,以自身為榜樣,但是這樣依舊沒有得到大的回報。
董仲舒解答道,舜帝常常閑適,沒有什麼作為,天下依舊太平,周文王每天都忙得連飯都吃不上,天下還是太平。這是因為兩位所處的時代不一樣。舜帝繼承堯帝的事業,在堯帝時期,天下已經太平了七十年,已經實現了平穩安定。舜帝做了天子之後,繼續任用堯帝的人,用禹做宰相,對於堯帝的一切不做改變,就算是沒有什麼作為,天下依舊是太平的。
反觀周文王,在周文王繼位之前,商紂肆意妄為,違背天理,殘害百姓,天下動蕩,周文王想讓天下安定,讓賢能的人出來治理國家,但是基於商紂的混亂之上,要實現有序的政治當然更加費力,所以周文王才忙得吃飯的時間都沒有。
舜帝繼承天下的時候天下就是安定的,但是周文王繼承天下的時候天下是混亂的,所以帝王的條理本身沒有不同,只是所遭逢的時代不一樣。董仲舒還解釋了治理天下的理念,周成王和周康王為什麼廢除刑法天下還是安定,正是因為之前周武王平定殘賊,周公重視文治,是教化到位所以天下安定;秦朝使用法家理念,著重刑法,不用禮義感化,天下都厭惡這種方式,好人不一定會免除懲罰,壞人不一定會受到懲罰,百官都謊言百出,表面上對君王恭敬,實際上卻想著背叛。政治都如此腐敗,百姓也不會安居樂業,朝廷就陷入危機。所以,董仲舒認為,刑法不能讓百姓意識到錯誤,但是仁義教化卻能治理好國家。
1.3.天人感應的關係。董仲舒對於這個問題有著深刻的見解,他將治理國家的方法與天地萬物相融合,將君主比作上天。上天對於萬物是包容的,無論是調和或者孕育都是沒有私心的,所以君主對待天下人也應該廣施仁愛不能偏袒。君主治理國家有不同的方法就像天地間有不同的季節一樣。仁政相當於春天,是用來愛護百姓的;德行相當於夏天,是用來養育人民的;刑法相當於秋天,是用來懲罰罪犯的。國家災異的得失變化可以看出人們行為的好壞,天人是相互感應的。
君王應該順應天命,教化人民,建立尊卑,如果能夠做好這三件事,國家基本就安定了。孔子曾說過:「不知命,無以為君子」,相比萬物,人知道禮義,明白禮節,遵循規律,遵守道理,這就是君子。天子和大夫,都是百姓學習的對象,大夫如果謀取財富,擔心窮困,那麼和平民又有什麼區別。如果處於君子的地位卻做出庶人的行為,那麼又會有災禍降臨。
2. 罷黜百家
董仲舒指出,《春秋》推崇統一,是古今共通的道理,但是現在人們的思想各不相同,諸子百家的研究也不一樣,所以處於統治階級的君主沒有統一標準,法令總是變來變去,百姓也不知道應該遵從哪一個。所以,董仲舒提出,凡是不屬於六藝的科目和孔子學術的學說一律禁止,它們被限制了,學術就可以統一了,法令制度也明確了,百姓也明白該遵守哪一個了。
漢武帝十分欣賞董仲舒的對策,於是董仲舒脫穎而出,被任命為江都相,漢武帝也採用了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的思想。這個舉措意義深遠,它不但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,還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黃老之學,奠定了儒家在思想上的正統地位,統一了輿論,統一了思想,為國家的穩定發揮了巨大作用,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,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重要的變革。
二、創立太學
漢武帝採納董仲舒「天人三策」的意見,董仲舒又提出了「願陛下興太學,置明師,以養天下之士」的建議,於是漢武帝於京師長安設立太學。太學在漢代是全國最高教育機構,是專門傳授學術的學校,開始時專門講授儒家經典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不僅如此,漢武帝還命令地方建立教育系統,儒學在民間也漸漸處於獨尊地位。
太學的興辦,對文化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,不僅提高了儒學的地位,還打破了以往由貴族官僚世代為官的規矩,促進了我國封建教育的發展。
三、開拓西域
1. 遠征大宛
自從張騫開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後,漢朝有很多人都出使西域。有的人慫恿漢武帝,對漢武帝說大宛有上等的馬匹在貳師城,但是都藏起來不讓漢朝使者看到。漢武帝為了得到宛馬,就派人帶著千金和金馬去請求大宛王贈送好馬。
但是大宛國的貴臣不肯贈送,漢朝使者惱羞成怒,破口大罵,大宛國覺得漢使輕視,就讓束邊的郁成王擊殺他們,又奪取他們的財物。漢武帝聽說後,勃然大怒,命李廣利為將軍討伐大宛。
李廣利幾萬兵力去攻伐大宛,但是到達郁城時,糧食緊缺,士兵也只有幾千人了,郁城攻打不下,於是李廣利帶著部隊撤退,回到敦煌。漢武帝聽聞大怒,不許李廣利的軍隊入關。
那年夏天,漢朝正好對戰匈奴,大臣們都提議調回攻打大宛的軍隊,全力對付匈奴,但是漢武帝不同意,認為如果連大宛這樣的小國都攻打不下,那麼將來必定會受到輕視。於是漢武帝發兵增派李廣利,還運載糧食給軍隊,準備在攻破大宛後選取良馬。
李廣利第二次出兵後隊伍龐大,沿途小國都紛紛迎接,拿出糧食供給軍隊,只有輪台國不投降,於是李廣利攻下輪台國,此後無人敢擋,軍隊順利到達了大宛國。到達大宛後,漢軍斷其水源,包圍城池,攻打四十多天,宛軍不敵漢軍,於是大宛國內部高級官員殺死大宛王,供給漢軍好馬和糧食求和,從此大宛國歸附漢朝。
李廣利命令搜粟都尉上官桀攻打郁城,郁城投降。郁城王逃到康居國,上官桀追殺到康居國,康居國人畏懼漢軍,所以將郁城王交了出來,上官桀手下斬殺了郁城王。漢軍擊敗大宛,西域各國紛紛派遣人質入漢,漢朝降服西域。
2. 車師之戰
公元前108年,漢武帝派遣將軍趙破奴攻擊西域車師國,趙破奴率輕騎兵七百餘名先到西域,生擒樓蘭王,然後大破車師國,並趁機以兵威困迫烏孫、大宛等國。公元前89年,漢武帝命令莽通兵擊匈奴,莽通令成娩率樓蘭、尉犁、危須等西域六國,進攻車師掃清障礙。車師投降,臣服於漢。
3. 樓蘭之戰
公元前108年春季,漢武帝封趙破奴為浞野侯,王恢輔佐趙破奴攻襲樓蘭國,樓蘭國被攻破,樓蘭王被俘,樓蘭降服西漢。
四、罪己詔自我批評
漢武帝晚年迷信長生之術,釀成巫蠱大禍,太子劉據,皇后以及漢武帝的多數子女都命喪於此,巫蠱之禍牽連數萬人。漢武帝還連年對外征戰,導致國庫空虛,百姓暴亂,如果不是在先祖文帝、景帝的時候休養生息,奠定了良好的基礎,漢朝在漢武帝的連年征戰下早就岌岌可危了。
漢武帝晚年的時候,突然明白了自己犯得錯誤多嚴重,所以下了「罪己詔」,來檢討自己的錯誤,漢武帝也是歷史上第一位下罪己詔的皇帝。在罪己詔中漢武帝懺悔了李廣利北伐匈奴的後悔,意識到了安定的重要性,將治國路線從「尚功」調整為「守文」,這對於漢朝是一個重要的轉變。
總結
漢武帝在位時期創造了很多第一,在經濟、政治、軍事、外交上漢武帝都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。漢武帝一生征戰四方,拓展了大片疆土,為此後中國兩千多年帝制奠定了格局,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國崛起,還開闢了絲綢之路,是最早的東西方交流通道。漢武帝即位之初雖然是太平盛世,但是還有很多諸侯小國有潛在的威脅,但是漢武帝積極進取,征戰四方,開創了一個不可複製的盛世。
參考文獻:《漢書》
《資治通鑒》